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和配置直接关系到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对支撑其进阶成为世界一流湾区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地理空间视角,总结国内外的研究和不足,遵循“资源格局分布及影响机制”的路径,采用GINI系数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均衡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其中广州和深圳尤为明显;(2)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与城市中小学在校生数量、城市人均GDP、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教育支出等因子高度相关,特别是受中小学在校生数量的影响非常大,说明高等教育受基础教育影响较大;(3)在交互因子探测中,城市中小学在校生数量,在与经济、教育、就业和社会人口结构等因子相互作用时会达到较大的非线性增强作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资源空间结构在未来会以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为核心,珠海、东莞、佛山等7所城市为外围的地理空间圈层结构,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研究有助于理解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空间结构均衡性的具体差距,也有益于对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政策的倾斜。
探究道路违法事件背后的潜在规律,一方面可以从源头减少危险驾驶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交通的高效率、高质量发展,提升交通治理精细化水平。因此,对城市内的交通违法行为开展热点探测与影响因素分析,是准确认知交通违法态势与规律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广州2015年10月的交通违法数据为例,进行不同类别的交通违法行为时空热点分析与关联规则挖掘,基于FP-Growth算法挖掘交通违法行为数据中的违法行为种类、发生时间、空间位置和车辆信息等的关联关系,发现本地大型汽车更易发生无环保标识和违规使用车道的行为,外地小型汽车则更多发生超速行为;工作日早晚高峰与发生违反禁令标志行为存在较强关联,而非工作日则与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违法行为存在较强关联。通过将POI数据及空间位置信息引入关联关系挖掘,能够较准确地识别特定路段或公共设施附近的高发违法行为,为定点交通治理提供支持。
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红山湾地貌景区的地貌分类和命名,长期以来存在争议。通过研究和对比,其在地貌营力、地貌形态、物质组成、地貌发育和演化过程等方面均与丹霞地貌有着显著差异。按照岩石地貌分类和命名原则,目前可将其称为红山湾地貌。作为红层地貌的一种亚类,其应与丹霞地貌并列。红山湾地貌的定义为:以构造掀斜为内营力,坡面片流为主要外营力,并在风化、重力等外营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平缓坡面具有彩色韵律旋回沉积特征的红层地貌。其特点是由白垩纪以红色为主且夹杂有青灰色、灰绿色的陆相泥岩、粉砂岩为物质基础,地貌内外主营力分别为构造掀斜与坡面片流,地貌形态以和缓起伏、具有彩色韵律旋回沉积特征的山地为主,并发育有泥钟乳、泥瀑布和小型土林等微地貌。按照地层产状与坡面形态的不同组合形式,红山湾地貌的景观类型可划分为水平彩带型、倾斜彩带型、垂直彩带型、彩虹型、倒彩虹型、水平彩带型、波浪型、扇贝型、裙褶型和复合型等10余种。此类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与造山带密切相关的红层盆地中心地带,祁连山山区的酒泉、张掖及兰州盆地、新疆阿尔泰山脉南麓的准噶尔盆地、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等地均有分布。
以地方志为基本文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文章对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的灾害历史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两广地区的自然灾害以水旱二灾居多,风灾、虫害、地震亦较常见,雹灾、雪灾及冷害、兽灾等较为少见。历年灾情呈现起伏波动中日渐增多之势,期间出现六个重灾年段,并以20世纪40年代的2个特重灾年为据。灾害空间分布有明显地域差异,水灾和风灾常见于江河沿岸和沿海地带,干旱和虫害以内陆区更为频繁,兽灾集中在偏远山地林区,其余灾害散布各地。两广地区灾害时空分布的差异,导致各类灾害的破坏性不尽相同。水旱灾害破坏最大,次之为风灾、虫害,再次之为地震、兽灾及其他灾害。同时,广东与广西两省灾情又有不同,广东水灾、风灾、虫害、地震均比广西严重,但在干旱、兽灾等方面则轻于广西。总的来看,民国时期两广地区自然灾害呈现既频且剧的特征,整体灾情不容乐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社科)项目的立项情况不仅是各地区科研实力和科研组织能力的重要标志,也可以反映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热点方向。现有文献计量学研究多关注文献的计量分析,较少从国社科项目的视角进行分析。文章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为数据源,采集1994—2021年间“所在省区市”为广东省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等方法对广东省国社科立项项目所反映出的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知识图景进行描绘。结果表明:(1)广东省国社科项目在研究期间共立4 794项,在所有省区市(不含港澳台)中排名第4,立项年均增长率为15.7%。其中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共立3 211项,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共立444项,立项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立项项目学科主要以应用经济、中国文学、语言学和社会学研究为主,主要以“碳排放”、“休闲农业”、“热带气候”、“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关键词为研究主题,研究成果主要以专著、专著结合论文以及论文结合研究报告为主,缺乏大型调研类、电脑软件和工具书类的研究成果;(3)立项单位主要以高等院校为主,其中,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立项数较多,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近年来进步较为明显;(4)核心主持人立项项目数达57%,但数量仅占项目负责人总数的1/10,核心主持人的学科以社会学为主。综合来看,广东省国社科立项数稳中有升,立项项目主要集中在少数重点高校、优势学科和核心主持人。未来,广东省在保持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应着力拓展非优势学科,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单位,构建包含“老、中、青”科学合理的研究梯队,形成“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局面,进一步增强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的实力。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之下,日本学术界对中国重要经济地区之一广东省的相关研究成为广东省海外形象建构及中日文化互鉴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日本科学研究费助成事业数据库中涉及广东省的研究课题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学术群体、研究机构、核心内容等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呈现日本学术界广东研究的焦点聚集与发展趋势。结果显示,日本学术界广东研究所涉研究群体庞大、研究机构丰富,研究热点呈现“经济—国别—地域”的历时变化特征,主要集中于东亚地区华人华侨、中国宗族文化、广东产业经济等领域,聚焦地域国别、经济发展和语言文化三大核心聚类。通过对日本学术界广东研究学术成果的系统整理述评,一定程度上为今后广东文化的海外传播及形象书写等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日本学术界广东省研究知识图谱”。
“学者”是学术史研究的一个核心视角,透过学者们的师承关系可以刻画学科的形成、学术流派的变迁、学术思想的传承,乃至学科内部的派系纷争。然而,在地理学思想史研究中,忽视了对师承关系及其影响的讨论。文章以中国民国时期知名人文地理学家的师承关系为例,梳理了“竺可桢—胡焕庸—吴传钧、李旭旦”等师承脉络,并根据这些代表性学者的师承关系分析了近代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起源、传承及主要流派,剖析学缘网络对学术流派形成和中西方地理思想融合的影响,以及在学科形成和发展中由于师承关系所引发的学科内的政治等问题。文章认为,师承关系极大地促进了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民国时期知名人文地理学者丰富的留洋经历推动了西方地理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承,促进了早期中西方人文地理学思想的融合;以师承关系为部分载体的学术团体的形成也深刻影响了地理学科的发展格局。最后,系统讨论了师承关系视角对地理学思想史研究的启发。
以陕西某地方高校地理师范专业为例,基于目前师范类人才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文章提出重塑“教育信仰”,树立终身从教信念;落实“学生中心”,打造地方教育范式;提升“师范味道”,创设优质育人生态的地方高校师范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通过循证实践,文章认为以教育信仰重塑核心要务为牵引,强化教育理想信念,以“思政引领+学科铸基+师范加持”的三维育人目标为准绳,通过直击师范生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教学内容重构和具有示范效应教学形式创新的双引擎,借助师生共同体学习方式,营造师范育人氛围和利于师范生成长的良好生态,打造“一核两翼三维”地方高校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地方师范教育服务意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市场契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