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 1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3-09-15
      


  • 全选
    |
  • 安宁, 冯雅欣, 宋崇燕
    基于对身体地理的关注,以及近年来热议的“基础设施转向”,地理学中已经悄然兴起一股对传统的理解基础设施本体论和方法论层面的反思。文章对地理学中“身体作为基础设施”的理念及前沿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梳理发现,地理学中“身体作为基础设施”的研究主要是从3个核心维度来展开的:(1)将身体视为“流动”的基础设施。这一方面要求对人身体的具身流动实践进行关注,尤其是其在洞察社会空间权力关系方面扮演的关键角色。另一方面,也要求去关注人身体的流动所产生的社会空间影响。(2)身体作为城市日常基础设施。在这种理解中,身体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对社会权力的协商与抗争方式,来应对其所面临的基础设施暴力,挑战现有的城市空间秩序。同时,身体也成为临时的基础设施“灵活配置”,支撑城市社会空间系统的运行。(3)通过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的引进,讨论了身体作为社会保育基础设施的存在,关注了女性及其他边缘化群体的身体如何通过其日常生活实践来帮助建设、发展和维系社会的运转。将“身体作为基础设施”理念的引入,不仅拓宽了对“基础设施”的本体认知,也有益于加深理解身体是如何被社会和环境因素所塑造,使其更好地运用于未来的研究。
  • 陈康林, 陈思凯, 龚建周
    珠江口沿岸是我国乃至全球人口最密集、经济最活跃、资源消耗最庞大的大型河口海岸带地区之一,面临着过度围垦、功能退化以及资源衰减等诸多问题,给区域生态平衡和高质量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传统遥感处理平台载荷有限导致中、大尺度地区影像处理的一致性较差引致地物分类结果精度不高。文章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 (GEE)云平台解译形成2000—2020年共5期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总体精度介于86.27%~90.15%;其次,综合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动态度定量分析珠江口沿岸土地利用转变的时空特征;最后,基于最优参数的地理探测器定量揭示珠江口沿岸景观演变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近20年来珠江口沿岸景观格局频繁转变,其综合动态度介于2.66%~3.62%。珠江口西翼区域林地和耕地类型间发生剧烈转变,而珠江口东翼区域建设用地保持强劲增长;(2)珠江口沿岸景观演变地理探测的最优参数等级划分为9~15类,且影响因子地理探测的最佳空间尺度阈值为90 m×90 m;(3)不同阶段珠江口沿岸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均受自然、人为双重因素影响,双因子交互作用的驱动力明显高于单因子驱动力,且以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关系为主,其中GDP变化与气温变化的交互作用对2000—2005年红树林变化的贡献最大,q值为0.345。研究揭示珠江口沿岸未来资源规划利用与综合治理必须足够重视景观斑块的尺度效应,量化探测GDP与其它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处于主导地位,权衡湾区经济快速增长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 赵天宇, 阎硕, 程哲
    科学识别区域生态资源的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本文选择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陕西省为研究区域,选取耕地、林地、草地和水资源等主要生态资源作为评价指标,基于2014、2016、2018年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区域生态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 2014—2018年间,陕西省生态资源开发波动性较强,可分为生态资源锐减和回归常态2个阶段;(2)陕西省生态资源数量和种类有着较大的空间差异,生态资源以林地为主;(3)陕西省生态资源呈现“南北密,中部疏”的空间分布格局,可分为生态资源欠发达地区、生态资源较富集地区、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生态资源分布的区域梯度特征显著;(4)陕西省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潜力较大,亟需构建契合区域特色的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本研究为生态资源修复和保护性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建议不同区域应该采取差异化的对策,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空间治理机制。
  • 邓超, 杨乐怡, 梁凯枫, 陈璇璇, 谢昕航, 吴志挺, 单习章
    高密度大城市绿地供应普遍不足,阐明其居民绿地使用偏好及差异,有利于通过针对性的绿地决策,促进居民的使用,进而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多重效益。然而,现有研究仅仅关注了居民绿地使用偏好及社会人口特征的少数方面,无法全面揭示居民绿地使用偏好及其在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差异,而且研究多集中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文章在对绿地使用偏好和社会人口特征拓展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全面调查了居民绿地使用偏好及差异;于24个绿地通过系统抽样随机抽选的539位居民完成了调查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了样本特征和居民绿地使用总体偏好,应用因子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揭示了绿地使用偏好在社会人口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总体上偏爱绿化自然好、游憩设施丰富和方便到达的绿地,绿地规划供应应优先考虑家和办公场所附近,同时重视植被和游憩设施的配置;(2)婚姻状况和年龄对居民绿地使用偏好的影响最为突出,性别、职业和学历等的影响较弱。因此,在城市绿地决策时,尤其需要重视不同婚姻状况和年龄居民的绿地使用偏好的差异。除了社会人口因素,未来研究也应考虑绿地特征对居民使用偏好的影响。
  • 周晓莹, 杜海涛, 翁晴, 张博
    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结构、社会参与及互惠支持反映了社会环境营造对个体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个人与空间、地方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是研究健康不平等的重要视角。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老年居民问卷调查数据,以自评健康状况为测度,利用多层次有序逻辑回归模型,探究老年人经济社会条件、个体社会资本和环境属性因素对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1)较高的社会信任程度、积极的社会参与态度、较高的社会参与频率及紧密的人际关系网络对老年人的健康有正向效应;(2)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与空间区域差异。基于以上发现,建议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针对性地采取适老化的措施,同时推动社会照料与家庭照料协调发展,营造老龄友好型社会环境。
  • 粟娟, 刘蕾, 王艳
    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历史新起点,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是全面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2010-2019年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农业经济、乡村就业、乡村设施、乡村投资4个维度的乡村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空间视角刻画了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了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1) 10年间,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发展呈现“北强南弱,局部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2)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中的农业经济、乡村就业、乡村设施3个维度具有正向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对乡村投资尚不显著;(3)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贵州、湖南、湖北、重庆区域间逐步递减且呈现不同维度的空间异质性。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提出创新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促进乡村旅游跨界融合、加强乡村旅游智慧建设以及成立乡村旅游合作联盟的发展建议。
  • 卢薇, 易顺民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岩溶塌陷已成为制约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文章在详细阐述广州市可溶岩空间分布及岩溶发育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广州市岩溶塌陷的分布特征、形态特征和岩溶塌陷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岩溶塌陷主要受隐伏岩溶发育程度、覆盖层岩土体结构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环境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的控制;岩溶塌陷的直接触发因素主要为采矿和基础工程施工抽排地下水、过量开采岩溶地下水、钻探施工、地面振动加载、采矿坑道突水突泥、强降雨入渗及旱涝交替效应等。研究结果可为广州市岩溶塌陷防治提供翔实的地质依据。
  • 黄日辉, 李奕信
    崩岗是中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侵蚀类型。文章通过对信宜市岗尾崩岗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物理性质和颗粒粒径组成的研究,探讨了崩岗不同地貌部位土壤物理性质与粒径变化规律,并揭示了崩岗侵蚀的发育机制。结果显示:(1)岗尾崩岗不同地貌部位土样中的含水率、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分异,上部崩壁和崩积体土壤质地较为致密、紧实,经流水改造程度较弱;中下部沟道和冲积扇土样较为松散的土壤质地显示了流水作用参与程度较强。(2)颗粒粒径组成显示岗尾崩岗土样为含砾砂土,崩壁土样呈现了花岗岩风化壳未受侵蚀状态的原状土特征,崩坡上崩积体是重力作用和水力作用共同侵蚀的产物,而沟道和洪积扇则表现为以流水为主的沉积特征。(3)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显示岗尾崩岗土体堆积时间较短,崩岗发育年龄较年轻,而崩岗地貌形态和植被覆盖状况也显示其正处于发育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