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数字高程模型与地形分析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丁浒(1990—),男,河北石家庄人,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数字地形分析科研与教学。E-mail:hu_ding@m.scnu.edu.cn |
收稿日期: 2023-06-29
修回日期: 2023-07-09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9-25
基金资助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2022GXJK174)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教高函[2020]20号)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nd Terrai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Received date: 2023-06-29
Revised date: 2023-07-09
Online published: 2023-09-25
丁浒 , 袁亚娟 , 孙彩歌 , 付迎春 , 赵耀龙 . “课程思政”视域下数字高程模型与地形分析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华南地理学报, 2023 , 1(2) : 93 -98 . DOI: 10.20125/j.2097-2245.202302009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key measure to realize the strategic goal of 'Three-wide Educ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nd Terrain Analysis, as the advanced cours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with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pattern of 'Gene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eaching thought of 'classroom teaching as the basis, scientific research as the lead, and discipline competition as the engine', point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are explor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teaching targe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learning, and teaching reflection.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experience for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表1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Tab.1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design list |
章节 | 知识点 | 思政元素 | 思政育人目标 |
---|---|---|---|
数字高程模型基本理论——第2节:格网DEM的建立 | 1. 理解DEM地形表面重建的地学内涵; 2. 掌握DEM采样概念和原理; 3. 掌握空间内插的原理。 | 以国家数字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大战略工程——实景三维建设作为案例,提出问题:如何基于真实地形构建DEM? | 1. 激发学生树立面向实景三维建设的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2. 引导学生树立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3. 培养学生在三维建设各环节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精神。 |
坡面地形因子——第1节:坡度因子 | 1. 掌握地形特征的描述的方法和坡面地形因子的类型; 2. 重点掌握坡度计算的原理和提取方法,即差分算法和窗口分析法。 | 利用案例式引入法,从三农振兴,耕地资源保护的视角引入思政要素,以瓮安县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案例,提出问题:如何科学利用山地严格保护耕地? | 1. 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气神”与把“小我”融入“大我”的意识观念,提升学生服务乡村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 引导学生响应国家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真正做到节能减排。 |
坡面地形因子——第3节:宏观地形因子 | 1. 掌握宏观地形因子的概念和类型;了解宏观地形因子背后地学内涵和应用方式; 2. 重点掌握地形起伏度和地表粗糙度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3. 了解如何选取适宜的地形因子计算窗口大小。 | 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为案例,结合“两山”理论引入思政要素,提出问题:如何对不同区域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行定量评估?应选择何种地形因子定量评估区域水土流失? | 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坚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和底线意识,认识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进一步建立地理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提升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学科热爱。 |
特征地形要素表达——第1节:流域提取 | 1. 掌握流域的地形特征和概念; 2. 重点掌握流域提取的方法,分别熟悉汇水网络的提取实验和流域的提取实验。 | 以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水利移民工程——三峡移民进行导入,从大国工程的视角引入思政要素,提出问题:如何通过数字地形流域提取的方法确定三峡大坝的影响范围? | 1. 引导学生感受顾全大局、舍己为公、万众一心以及艰苦创业的三峡移民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团结协作意识; 2. 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百折不回的红色精神,在实践中认知社会、熟悉国情、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
特征地形要素表达——第4节:地形特征线提取 | 1. 掌握地形特征的抽象过程和地形特征线的概念、类型; 2. 重点掌握山脊线的概念和提取方法的原理。 | 以万里长城的介绍视频引入思政元素,提出问题:万里长城为何沿山脊线而建?如何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数字地形分析方法识别和提取山脊线? | 1. 引导学生养成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精神; 2. 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
数字地形分析综合应用——第4节:月球撞击坑提取 | 1. 掌握月球撞击坑的基本概念与形态特征; 2. 重点掌握以DEM作为数据源的撞击坑自动提取方法。 | 梳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时间脉络,引入思政元素,提出问题:嫦娥一号DEM数据如何帮助科学家找到撞击坑的位置。 | 1. 引导学生树立和培养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2. 引导学生体会我国地理人致力于深空、深地、深海探测、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培养学生严谨的地学思维和务实的治学态度。 |
数字地形分析综合应用——第5节:农业应用 | 1. 掌握植物生长和光热条件的对应关系; 2. 通过分析地形因素和太阳光热条件的对应关系,重点理解区域光照时间和太阳辐射量的估算方法。 | 关注三农问题,以粮食增产为案例引入思政元素,提出问题:农业厅需要重新对于某山地区域进行种植区域规划,如何根据具体的地形条件分配合适的种植作物? | 1. 培养学生敢于突破和探索的科学精神; 2. 树立地理人的使命担当,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知农爱农的创新人才。 |
表2 小组汇报评价表Tab.2 Group report rating form |
序号 | 项目 | 具体要求 | 权重 | 得分 (每项满分100分) |
---|---|---|---|---|
1 | 主题 | 符合汇报主题,选题具有一定的创意性 | 20 | 100 |
2 | ppt制作 | 主题明确,能够灵活运用课程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内容详实,逻辑清晰,重点突出,制作精美 | 55 | 100 |
3 | 演讲技巧 | 语言表达自然流畅,举止端庄,姿态大方 | 10 | 100 |
4 | 思政元素 | 树立保密与安全意识;严格数据采集的精准;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分工明确,具有集体荣誉感 | 15 | 100 |
5 | 学术规范 | 遵守学术规范,无抄袭 | 一票否决 | / |
表3 实践项目评价表Tab.3 Practical project rating form |
序号 | 项目 | 具体要求 | 权重 | 得分 (每项满分100分) |
---|---|---|---|---|
1 | 选题 | 选题具有一定的创意和价值 | 5 | 100 |
2 | 项目背景 | 能分析学科发展前沿热点和行业发展动态 | 5 | 100 |
3 | 引入案例 提出问题 | 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与拟解决的办法 | 10 | 100 |
4 | 方法原理 | 数字高程模型相关理论、数字地形分析方法流程、专业软件进行地形分析的相关应用 | 20 | 100 |
5 | 模拟过程 | 地形特征采集、水文分析、可视性分析等专业应用,地质灾害评估、工程选址、洪水淹没等地理建模,数字化模拟 | 40 | 100 |
6 | 项目评估 | 对现有方法和可能的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 10 | 100 |
7 | 思政元素 | 树立保密与安全意识;领会数据采集的严格性与精准性;理解数据采集的艰辛,培养地理人的责任担当 | 10 | 100 |
1 |
新华网.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 (2019-03-18)[2023-03-16].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6-06)[2023-03-16].
|
3 |
张慧, 石路.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生成与建构[J]. 现代教育科学, 2021(2): 98-104.
|
4 |
吴寒斌, 高虹.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文化理念与基本原则[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10): 152-155.
|
5 |
杨晓慧. 以“大思政”理念创新思政育人格局[J]. 思想教育研究, 2020(9): 6-8.
|
6 |
刘启亮, 邓敏, 侯昭怡, 等. “空间分析”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测绘通报, 2021(5): 151-154.
|
7 |
孔维华, 胥啸宇, 朱骏, 等. 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与实践[J]. 测绘通报, 2022(10): 152-157.
|
8 |
谭红岩, 郭源源, 王娟娟. 高校课程思政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改进[J]. 教师教育研究, 2020, 32(5): 11-15.
|
9 |
李坤, 丁宁, 王福强. 思政教育融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J]. 吉林教育, 2020, 975(26): 50-51.
|
10 |
邓艳君. 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三重路向[J]. 思想教育研究, 2021(2): 111-115.
|
11 |
于海波, 马云鹏. 论教学反思的内涵、向度和策略[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6(6): 12-16, 6.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