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系统模式理论与技术研究综述
秦昆(1972-),男,湖北随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时空大数据分析、空间人文社会地理计算、地球系统模式。E-mail:qink@whu.edu.cn |
收稿日期: 2023-01-05
修回日期: 2023-04-06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6-2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448)
Review on the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the Earth System Model
Received date: 2023-01-05
Revised date: 2023-04-06
Online published: 2023-06-25
地球系统模式是理解过去气候与环境演变机理、预估未来潜在全球变化情景的重要工具,是集成地学相关研究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国际前沿课题。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正在从传统的地球表层向整个地球系统发展,文章从地球信息科学的视角,对地球系统模式理论与关键技术进行综述分析,包括:地球系统模式关键概念及各分量关系、地球系统模式关键技术分析(包括数值模式与求解方法、参数化方法、高性能计算方法、海量数据存储方法等)、地球系统模式关键数据分析(包括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的再分析数据等)、地球系统模式预报方法分析(包括集合预报、多尺度预报、智能预报、高时空分辨率预报等)。最后,对地球系统模式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秦昆 , 周扬 , 黄静 , 刘娟 , 喻雪松 , 高牧寒 , 刘东海 , 高谢庆 . 地球系统模式理论与技术研究综述[J]. 华南地理学报, 2023 , 1(1) : 36 -50 . DOI: 10.20125/j.2097-2245.202301004
Earth System Model (ESM) is a set of important tool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historical climate change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 to forecast the future potential global change,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to integrate related researches about geoscience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is develop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earth surface to the entire earth system.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theorie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earth system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It includes basic concepts of the earth system model and their component relationships,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earth system model (including numerical model and solving methods, parametrization methods, high performance parallel computation methods, data storage methods for mass data, and so on), critical data of the earth system model (including the reanalysis 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Japan, and China), and the forecast methods of the earth system model (including ensemble forecast, multiscale forecast, intelligent forecast,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forecast). Finally, the paper prospec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he earth system model research.
1 |
王斌, 周天军, 俞永强, 等. 地球系统模式发展展望[J]. 气象学报, 2008, 66(6): 857-869.
|
2 |
周天军, 陈梓明, 邹立维, 等. 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及其模拟和预估[J]. 气象学报, 2020, 78(3): 332-350.
|
3 |
罗勇, 王绍武, 党鸿雁, 等. 近20年来气候模式的发展与模式比较计划[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17(3): 372-377.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周广庆, 张云泉, 姜金荣, 等.地球系统模式CAS-ESM[J].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2020, 2(1): 38-54.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周天军, 邹立维, 吴波, 等. 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研究进展:CMIP计划实施近20年回顾[J]. 气象学报, 2014, 72(5): 892-907.
|
22 |
|
23 |
戴永久. 陆面过程模式研发中的问题[J]. 大气科学学报, 2020, 43(1): 33-38.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李爽, 程承旗, 童晓冲, 等.基于多级信息网格的海量遥感数据存储管理研究[J].测绘学报, 2016, 45(S1): 106-114.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张思聪, 成巍, 王承志, 等.临近空间大气化学过程快速建模技术初探[J]. 空间科学学报, 2022, 42(1): 91-102.
|
44 |
|
45 |
浦一芬, 王明星. 海洋碳循环模式(I):一个包括海洋动力学环流、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二维碳模式的建立[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2): 129-140.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57 |
|
58 |
张晓惠, 高志球, 魏东平. 简单生物圈模式(SiB2)中湍流能量通量对近地层两类阻抗系数的敏感性研究[J].大气科学, 2012, 36(5): 1053-1062.
|
59 |
蔡福, 明惠青, 米娜, 等. 陆面过程模型CoLM与BATS1e的模拟精度比较——以东北玉米农田为例[J].地理科学, 2014, 34(6): 740-747.
|
60 |
|
61 |
宁锋伟. 陆面过程模型CLM 5.0在高寒山区的适用性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22.
|
62 |
|
63 |
|
64 |
|
65 |
|
66 |
|
67 |
|
68 |
|
69 |
|
70 |
|
71 |
|
72 |
|
73 |
李俊醅, 庄子波. WRF 模式在 LINUX 集群系统的并行计算与评测[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 22(7): 5-8.
|
74 |
|
75 |
|
76 |
|
77 |
|
78 |
普业, 李立娟. 高分辨地球系统模式的千核应用[J].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2010, 1(4): 69-75.
|
79 |
陈晓燕, 姜蕊, 刘俊, 等. 云计算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应用[J]. 新型工业化, 2016, 6(10): 66-69.
|
80 |
|
81 |
曾乐, 陈东辉, 肖卫青, 等. 基于Hadoop的气象数据存储检索应用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 2014(8): 138-140.
|
82 |
|
83 |
|
84 |
沈文海, 赵芳, 高华云, 等. 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的建立[J].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15(6): 727-736.
|
85 |
李集明, 沈文海, 王国复.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5): 8.
|
86 |
|
87 |
曾行吉, 李莹, 宋瑶.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入库多线程并行设计与实现[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7, 38(3): 3.
|
88 |
|
89 |
|
90 |
刘阳成, 周俭, 谢玉波. 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研究[J]. 微计算机应用, 2011, 32(10): 4.
|
91 |
黄刚. NCEP/NCAR和ERA-40再分析资料以及探空观测资料分析中国北方地区年代际气候变化[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3): 310-320.
|
92 |
徐俊波, 周国祥, 沈轶杰, 等. NCEP震前异常增温数据插值及可视化方法[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2(9): 1199-1204+1257.
|
93 |
谭海燕, 邵珠晓, 梁丙臣, 等. ERA5风场与NCEP风场在黄海、东海波浪模拟的适用性对比研究[J]. 海洋通报, 2021, 40(5): 524-540.
|
94 |
胡增运, 倪勇勇, 邵华, 等. CFSR、ERA-Interim和MERRA降水资料在中亚地区的适用性[J]. 干旱区地理, 2013, 36(4): 700-708.
|
95 |
|
96 |
范科科, 张强, 史培军, 等. 基于卫星遥感和再分析数据的青藏高原土壤湿度数据评估[J].地理学报, 2018, 73(9): 1778-1791.
|
97 |
|
98 |
|
99 |
高路, 郝璐. ERA-Interim气温数据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评估[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 9(2): 75-81.
|
100 |
赵静旸, 宋淑丽, 朱文耀. ERA-Interim应用于中国地区地基GPS/PWV计算的精度评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 39(8): 935-939+1008.
|
101 |
|
102 |
|
103 |
|
104 |
|
105 |
宋海清, 朱仲元, 李云鹏. 陆面同化及再分析降水资料在内蒙古地区的适用性[J]. 干旱区研究, 2021, 38(6): 1624-1636.
|
106 |
张德杰, 师春香, 张涛, 等. 多种资料的总云量产品在中国区域的对比分析[J]. 高原气象, 2022, 41(3): 803-813.
|
107 |
刘梦杰, 张卫星, 张镇驿, 等. CRA40在中国地区GNSS水汽反演中的适用性评估与分析[J].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13(2): 138-144.
|
108 |
|
109 |
刘维成,徐丽丽,朱姜韬,等. 再分析资料和陆面数据同化资料土壤湿度产品在中国北方地区的适用性评估[J]. 大气科学学报, 2022, 45(4): 616-629.
|
110 |
|
111 |
杜钧. 集合预报的现状和前景[J]. 应用气象学报, 2002(1): 16-28.
|
112 |
|
113 |
|
114 |
|
115 |
|
116 |
|
117 |
|
118 |
周海, 秦昊, 吉璐莹, 等. 地面气象要素多模式集成预报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学报, 1-10.
|
119 |
陈静, 陈德辉, 颜宏. 集合数值预报发展与研究进展[J]. 应用气象学报, 2002(4): 497-507.
|
120 |
张璟, 李泓, 段晚锁, 等. 台风集合预报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学报, 2022, 45(5): 713-727.
|
121 |
李扬, 刘玉宝, 许小峰. 基于深度学习改进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预报的研究及挑战[J]. 气象科技进展, 2021, 11(3): 103-112.
|
122 |
王燕, 钟建, 张志远. 支持向量回归的机器学习方法在海浪预测中的应用[J]. 海洋预报, 2020, 37(3): 29-34.
|
123 |
卢鹏, 年圣全, 邹国良, 等.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注意力机制的浪高预测[J]. 海洋测绘, 2021, 41(2): 34-39.
|
124 |
莫旭涛, 李自立. 神经网络北部湾海洋浪高预测[J]. 现代电子技术, 2021, 44(13): 55-59.
|
125 |
|
126 |
|
127 |
秦昆, 王宇帆, 黄静, 等.数据驱动与理论驱动双向耦合的智能化地球系统模式探索[J]. 地理空间信息, 2023, 21(3): 1-4.
|
128 |
陈德辉, 沈学顺. 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GRAPES研究进展[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6): 773-777.
|
129 |
黄丽萍, 陈德辉, 邓莲堂, 等. GRAPES_Meso V4.0主要技术改进和预报效果检验[J]. 应用气象学报, 2017, 28(1): 25-37.
|
130 |
王业桂, 张斌, 李娟, 等.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在全球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同化应用评估[C]. 第八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论文集, 2022: 868-879.
|
131 |
|
132 |
杨毅, 邱崇践, 龚建东, 等. 利用 3维变分方法同化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试验研究[J]. 气象科学, 2008, 28(2): 124-132.
|
133 |
周天军, 邹立维, 陈晓龙. 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评述[J]. 气候化研究进展, 2019, 15(5): 445-456.
|
134 |
|
135 |
|
/
〈 |
|
〉 |